无疫小区创建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疫小区创建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供大家参考。

无疫小区创建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无疫小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创建无疫小区的背景、优势和意义,结合10年来指导企业创建无疫小区的工作实践,指出基层兽医管理部门和企业在创建无疫小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9条措施,以期对今后无疫小区创建实践提供参考。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早在20世纪就开始应用于动物疫病防控实践。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文件,开展国际认证。澳大利亚、美国等已实现了口蹄疫、猪瘟、布鲁氏菌病等全国净化目标;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探索,21世纪初在具有天然屏障优势和经济基础较好的海南岛、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特定区域建成了免疫无口蹄疫区或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

2003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世界多个国家暴发。经证实候鸟迁徙可引发疫情,以行政区划建设的无疫区长期保持无野毒传入的可能性极低。为此,2003年OIE又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为保障、以政府部门监管为条件的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理念,泰国、美国等国家率先实践成功。2009年农业部制定《肉禽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通用规范(试行)》和《肉禽无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标准(试行)》,先后建成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肉鸡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

无疫小区是指处于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下的养殖场区,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一种或几种规定动物疫病的若干动物养殖和其他辅助生产单元所构成的特定小型区域,具有企业投资、政府引导支持的特点。同时,单个无疫小区的生产单元数量有限,规定动物疫病历史状况清楚,且处于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效果更好。创建无疫小区是贯彻落实国家疫病常态化防控和区域化管理的部署要求,可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开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新格局;进一步打造企业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品牌,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真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对创新畜牧业健康绿色发展理念,为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 创建无疫小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通过学习OIE和我国关于无疫小区的相关规定,指导山东省某大型肉鸡集团成功创建全国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区,参与山东多家企业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省级评估,在实践中发现基层兽医管理部门和企业在创建无疫小区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限制了无疫小区创建的总体进展,影响着无疫小区作用的更好发挥。

1.1 对无疫小区认识不深不透

实践中由于无疫小区理念欠缺,严重影响无疫小区建设的推行。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对无疫

小区缺乏应有认识:有的片面认为无疫区内没有创建同类疫病无疫小区的必要性;有的认

为创建无疫小区是企业行为,与政府部门无关;更有个别基层干部认为企业创建无疫小区,无端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不愿意支持企业创建无疫小区。例如,有的无疫小区所在县(市、区)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检测人员达不到必要条件,无法完成无疫小区规定

动物疫病官方监测任务。在企业层面,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兽医技术人员,目前对无疫

小区也缺乏足够认识,主动用无疫小区技术规范来全面提升整个企业的生物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创建无疫小区积极性不高,创建过程漫长,创建标准不尽人意。例如,山东省某大型

肉鸡集团,实行“父母代种鸡场+商品场+屠宰厂”模式,政府部门积极指导其创建非免疫

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区,但企业对此当成是一种负担,尽管多次督促推进与现场技术指导,但目前进展仍然缓慢。

1.2 对《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缺乏系统学习

在创建无疫小区和参与省级评估过程中,企业对《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理

解不深刻,特别是对《规定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准则》《生物安全计划准则》没有系统掌握,对所设缓冲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例如,有些企业没有充分理解风险评估的目的、原则

与方法,风险评估与生物安全计划不吻合,甚至把风险评估与生物安全手册内审混淆。

1.3 对创建无疫小区关键措施把握不准

1.3.1 企业层面

生物安全管理机构形式重于内容,尽管企业都设立了由企业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

各生产单元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生物安全领导小组,但由于上述高层管理者事务繁多,因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暇顾及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风险评估开展流于形式,企业内部缺少风

险评估方面的技术人才,风险评估报告质量低下;生物安全计划与实际吻合度不高,由于

企业特别是各生产单元风险评估不深入,对风险识别不全、不准,对风险级别判定不准,

导致生物安全计划针对性不强;规定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缺乏科学性,规定动物疫病监管不

够规范;生物安全手册编制质量不高,实际执行缺乏质量控制;无疫小区标识、全程追溯

欠缺。另外,在各种档案资料收集、归档的规范化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1.3.2 政府层面

对辖区内易感动物饲养、分布、流入、流出等情况掌握不全面,对无疫小区所设缓冲区认

识欠缺,对无疫小区监管重视不够,对无疫小区及缓冲区的专项监测不够科学。在实践

发现,无疫小区监管流于形式问题比较普遍,达不到促进企业提升生物安全水平、有效降

低疫情风险的根本目的;有的地方刻意回避设缓冲区问题,未设缓冲区,缺乏可信数据支撑。

1.4 创建无疫小区缺乏有力政策引导

除出口企业外,国家没有针对无疫小区动物和动物产品国内流通制定相关政策,也没有建立促进优质优价的市场评价机制,国家和企业层面都缺乏对无疫小区品牌的宣传。

2 创建无疫小区关键措施

2.1 建立符合实际、真正管用的生物安全组织机构

严格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建立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参加的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无疫小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设计和部署,建立、完善和推行生物安全质量手册;领导小组要设立专门的生物安全质量管理机构,由企业的兽医总监担任质量管理负责人,企业总部的兽医技术人员和各生产单元的兽医技术人员担任生物安全质量管理监督员,负责无疫小区生物安全手册执行情况监督,收集所在生产单元对生物安全手册的建议。这样既能保证生物安全质量手册在各生产单元落实,又能及时收集生产实践一线的好经验,不断改进生物安全质量手册。要根据企业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和质量管理监督员,并实行上岗前培训制度,确保其具备履职尽责的能力

2.2 科学开展规定动物疫病风险评估

企业要依据《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准则》,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规定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制度,明确风险评估工作责任,对风险评估的范围、频率、程序等作出规定。组织各生产单元围绕周边环境因素、选址布局因素、设施设备因素、防疫管理因素、人员管理因素、投入品管理因素、运输管理因素以及其他重要风险因素,制定详细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参与无疫小区风险评估工作,以提高风险评估结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企业和基层兽医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有关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培训,不断提高其风险评估专业水平。

2.3 有针对性制定《生物安全计划》

生物安全计划是指通过分析规定动物疫病传入、传播、扩散的可能途径,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降低动物疫病风险而制定的防控技术文件。可组织专家,对风险评估报告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或半定性风险评估,实事求是、完整地进行风险描述,并结合企业和各生产单元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使编制的《生物安全计划》完全符合企业生产实际。

2.4 科学编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手册》

要针对所有风险管理措施,逐项确定关键控制点;要对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无疫小区标

准操作程序,逐程序建立工作流制式表格并严格控制。在实践中,要突出易感动物引进审

批与隔离、入场车辆清洗、场区环境特别是重点污染区域消毒、饲养动物日常健康状况监

测与采样,入场人员和物料、高危场所、临床异常和病死动物相关疫病的实验室检测等重

点环节。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每个企业生产模式与实际情况不同,其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也应不同,坚决不能简单机械照搬照抄其他无疫小区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2.5 加强生物安全培训以及执行情况监督与内审

建立起符合实际、比较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最终成功与否关键

在于是否能够认真、全面落地落实。要经常性开展以《生物安全手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组织企业各生产单元有关人员特别是生物安全管理监督员重点培训,提高严格遵守的自觉性;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生物安全手册》执行情况监督,在组织各监督员开展日常监督

和定期监督时,重点围绕引进动物、新人进场、新场物料等高危风险点实施工作的人员开

展监督,确保《生物安全手册》在实践中不发生偏离;在此基础上,每年要至少开展1次《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管理情况内审,发生生物安全异常情况要立即开展内审,及时形成

报告在整个无疫小区进行纠偏,达到面上降低风险隐患的目的。

2.6 科学编制和认真执行规定动物疫病监测方案

总原则是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动物疫病监测准则》要求

制定官方监测方案和企业监测方案,能够准确反映无疫小区所在地规定动物疫病状况和无

疫小区规定动物疫病状况。官方和企业都要全面掌握辖区内易感动物饲养、屠宰、运输、

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基本掌握易感动物产品的调入、储存等情况,特别要全面摸清无疫小

区各生产单元周边3 km范围内相关情况,为科学制定监测方案、是否需要设缓冲区提供

数据支撑。官方要在做好辖区规定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基础上,应当对无疫小区包括缓冲区

制定专门监测方案并严格执行位置企业要在开展好日常监测、严防风险传入的基础之上,

制定专门的集中监测方案,每半年开展1次覆盖所有流行病学单元的证明无疫监测。官方

和企业都要及时出具规范的规定动物疫病监测报告。

2.7 全面加强无疫小区监管

省、市、县三级官方机构对无疫小区进行监管,这是无疫小区的重要特点和生物安全管理

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是督促企业更好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省、市、县三级都要依据《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中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规范》建立制度,明确监

管内容、监管频率、监管责任,实行“痕迹化”管理,提高监管效果。

2.8 建立应急反应和疫情报告制度

企业制定的应急反应和疫情报告制度,要与官方有机衔接,杜绝各唱各调的“两张皮”问题。企业要根据法律法规和官方应急预案,制定内部规定动物疫病应急反应实施方案,制

定日常动物疫病、规定动物疫病和重大动物疫病报告制度,建立疫情控制应急预备队,并

加强培训、适时演练,及时充实更新应急物资和储备物资,以备应急之需。

2.9 加强档案记录

真实、完整的档案记录是证明无疫小区各项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持续有效落实的有力证据。企业应根据《生物安全管理手册》规定,建立起完善的记录启用、填写、修改、保存、上交等制度,做到记录内容真实、完整,能够反映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全貌。所有档案

资料要按年度立卷、归档,于次年初统一上交企业无疫小区领导小组所设的质量管理部门,以备开展内审、迎接官方评估、监管查阅

3 建议

3.1 合理确定无疫小区生产单元范围

无疫小区主要以养殖场为重点,有种畜禽场、种畜禽场+商品场、种畜禽+商品场+屠宰场3种模式,企业要根据各生产单元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条件、空间分布、交叉感染风险,特别

是生物安全控制能力情况,选择全部或部分设施完善、距离较近(一般要处于同一设区市)、生物安全水平较高的生产单元列入无疫小区生产单元,不宜简单地将企业所有生产

单元全部列入无疫小区;即使企业自己建有饲料厂和屠宰厂,在无法满足对无疫小区饲养

畜禽专门屠宰(专用屠宰线),无法满足对无疫小区专门(专线)生产供应饲料的情况下,不建议将其列入无疫小区生产单元。

3.2 了解主要流行病学关联单位规定动物疫病风险程度

对未列入无疫小区生产单元的饲料厂、屠宰场、合同户、无害化处理厂等无疫小区生产单

元下一级业务关联单位,无论是否属于同一企业管理,都应有相应渠道和可靠措施,及时、准确了解其规定动物疫病风险状况,以适时调整无疫小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降低规

定动物疫病通过无疫小区之外下一级业务关联单位传入的风险。

3.3 国家层面适时制定相关动物防疫管理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建设无疫小区

要积极争取使国家官方评估结果获得OIE认证,既可减少企业因重复接受评估而产生影响,又可提高出口企业建设无疫小区的积极性。要将建设无疫小区与国内动物防疫政策结合起

来,可对无疫小区动物和动物产品国内流通实行动物检疫“绿色通道”,充分体现出低风险区(企业)动物流动的优势。

推荐访问:我国重视生物安全的意义 探析 存在问题 对策